整个社会怎么样才能弥补女性十月怀胎的辛苦?

我只说婚恋领域,也就是我暂时不提职场。

——————————————

看到此贴的人(无论男女),打开微信、qq、电话簿,找出已婚、非丁克人士,剔除掉颜值差距大的(再说一次,剔除掉颜值差距大的)。你看看这些已婚夫妇如果性别相同的话,你觉得谁是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更高的人。

举个例子,男方私营小企业部门经理、二本毕业、月薪一万多,女方私立幼儿园老师、大专毕业、月薪三千。他俩如果是同一性别,你觉得谁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更高?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你知道的夫妇多数都是男高女低,也就是丈夫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强于妻子。

以我自己学生时代的老师为例,男博导妻子的下限是低学历、无姿色的女性,女博导丈夫的下限是男博导。男博导妻子的上限是同事。女博导丈夫的上限手握重权,可以上新闻的那种。

——————————————

做一个思想实验。

假设我国有五分之一的女性无法生育,上帝在她们的头发上做了标记而且消除不掉。这一部分女性的上嫁之路会无比艰难。她们中除了高颜值者有望高嫁给高一档丁克男,剩下的无生育能力颜值平平女恐怕没戏。

——————————————

我的意思是说,大部分夫妇去拿结婚证的一瞬间,已经弥补(至少是部分弥补)女方了。女方不能生或不肯生,她何德何能嫁给一个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比她强的丈夫?(注意,我已经假设夫妇二人颜值差别不大)

——————————————

中国的教育和舆论使得女性喜欢反复谈妻子怀孕生娃的辛苦,而男性觉得自己大谈自己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比老婆强并不体面。

中国男性吃亏就吃亏在太憨厚了。中国男性往往原谅了女性絮叨怀孕生娃的苦,但中国男性中国女性都不喜欢中国男性絮叨自己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比妻子强。

如果你觉得大老爷们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比妻子强是天经地义的、不许拿出来絮叨,你也要觉得女士们为丈夫生娃是天经地义的、不许拿出来絮叨。

赞同:479创建时间:2022-03-06
评论:67最后更新:2022-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