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有多残酷?

高考的残酷不在于要淘汰人,其实随着扩招,高考考完因为落榜而自杀的事情基本绝迹了。

高考最大的残酷在于它比某些人想象的有效。如果你说甲比乙多考10分,所以甲比乙厉害,我一定会激烈的反驳。

但是,如果你从最高分到最低分区隔开六七个档次,每个档次之间的人群的学习能力的平均值的差异是特别明显的。

由于智商可能具备迁移性,再加上优越家庭的培养。所以直接导致同样是工科名校,清华大学出的文艺人才比普通工科大学多多了。


————————————————

于是,你可以看到两个活生生的残酷到极点的现象:

一、名牌大学学生的勤奋程度是非重点大学学生无力承担的。

二、名牌大学学生的专业之外的才艺(作曲、绘画、演话剧。。。)也是很牛逼的,远超后半段大学。


————————————

认真看几个小时书就体会到乐趣,有乐趣就会更喜欢看书,这种美好的良性循环,在很多人身上是没有的。这就是为何三流大学不可能比清华大学学风好的根源。勤奋首先是能力问题,其次才是态度问题,得不到正反馈的时候让人勤奋等于逼他堕入无边苦海。名牌大学学风好不是因为学生态度好,而是因为学生学习能力强。

我看到有人写什么狗屁“要勤奋”的建议,这类建议对于几千年古老文明的传人,不是听得耳朵都起茧了么?世界各国可能就属我国最不缺劝人勤奋的格言了。

真相是每个国家只有少数人可以做到在学习高强度理论的时候乐大于苦,进而很勤奋。这少数人中的一大半高考考了高分。

高考是很有效的,它把你的学习能力划分了档次,而且划对的概率较高,这就是它最大的残酷。

赞同:558创建时间:2017-09-11
评论:60最后更新:2017-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