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里讲“没有免费的午餐”,意思是在资源有限的时候,将资源投在A方向就会导致其他方向获得的资源减少。
我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将巨额资金投入在航空发动机、材料科学、机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应用性强的领域。
换一个表达方式——有的学科的科研成果是以“专利”“工业产品”的形式呈现的,有的学科的科研成果是以“论文”的形式呈现的。我支持把巨额资金砸在前面这一类学科,全力赶超;后面这一类学科保持住“追踪”的势头即可。
中国的人均GDP与美国、欧盟、日本差异巨大,这么穷的国家在基础学科上烧钱要有节制,我支持杨振宁先生的观点。杨振宁先生的观点已经是跳出理科学术界,从大局看问题,很难得。诸位看看反对杨先生的一些答案,全部是局限在物理学内部这个圈圈谈问题。
人类理工科的高级成就仅仅是CNS的论文么?不见得。人类理工科的高级成就还包括三鹰光器 将宇宙技术应用于神经外科显微镜,还有罗尔斯·罗伊斯航空发动机。
这个问题不应该局限在物理圈子里的人来谈,建议工科生也参与。
————————————————————————————————
下面再换一个角度,用经济学模型来说明穷国在基础学科的策略: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模型叫做“智猪博弈”。大意就是一个村庄没有一条与外界连接的宽阔大道,出入不便,村子里的富人穷人都深感不便。修路是一个有“外溢效应"的事情,富人修了穷人可以用,穷人修了富人可以用(这跟上马这个项目是一样的,甲国修了乙国科研人员可以用,而且发表的科研论文全世界都可以看)。刚开始,穷人指望富人修路,富人也指望穷人集资修路。但是,富人因为有钱且与外界交往更频繁,穷人缺钱且与外界交往相对不频繁,等到最后,还是富人等不及先修路了,穷人就可以跟在屁股后面沾光了。
中国要切记自己是“智猪博弈”中的穷人,穷人的策略就应该花大力气做只对自己家有用的事情,而少做有“外溢效应”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穷国应该在外国人给我们看的领域以跟踪为主,而要把主要精力花在外国人不给我们看的领域)。“外溢效应”很强的事情,留给富人做,富人不做,穷人就等着、不要急。
当中国变成了模型中的富人之后,全球穷人都眼巴巴的看着中国,然后中国再出手砸大钱当全球领袖也不迟。
智猪博弈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