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害怕网瘾的根源是什么?

全知乎洗地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关于网瘾的问题,差不多一边倒的指责父母与老师,这就是仰仗在网络社区人多的暴民政治嘛!如果在知乎评比仰仗人多而昧良心最严重的话题,就是本话题嘛!

这里存在一个幸存者偏差问题——热衷于网游但是生活走上了正轨的人,会纷纷跳出来洗白;热衷于上网打游戏而毁掉生活的人,就选择沉默。幸存者偏差是什么意思?具体意思,用在哪的? - 社会

而且因为种种原因,在知乎父母的声音缺席了、网吧老板的声音缺席了、中学教师的声音不够大。。。。。。
————————————————————————————

父母害怕网瘾的原因很简单——相对于爱听歌、爱看小说、爱看漫画而言,网瘾造成了更多的逃课与通宵熬夜。爱听歌,晚上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爱打游戏,晚上太兴奋,一不小心就打得天亮了。

如果一个中学班上有一两个人因为某一项爱好长期不来上课或者经常熬夜,多半是上网打游戏。(至少本人读高中时是这样的,因为一项爱好而长期不上课的,这项爱好就是去网吧。因为爱好问题而导致高考成绩严重落后于智商的案例,都是因为网瘾而不是小说瘾或漫画瘾)

还有,上大学期间,智商达标但是因为某项爱好而导致多门不及格的,这项爱好多半就是打游戏。(至少本人读大学时是这样的,智商达标但是因为某项爱好而搞得一堆不及格、留级、退学的,这项爱好还真是上网打游戏了)


有一个特别流行的论调——网瘾是亲子关系失败或者教育失败的结果,只要亲子关系搞好了或者教育搞好了,就不是个事。但是,时光倒流二十多年,网络兴起之前,亲子关系失败或者教育失败的比例不是更高么?怎么解释当时的小孩子(尤其是聪颖程度足以支撑其升学的小孩子)长期逃课率很低呢?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有甲乙两国,甲国生活不如意的人的比例比乙国多一两个百分点。甲国(如中国)严控毒品,乙国不严控,你猜猜有区别么?


不要为打网游洗地了,因为真的不一样。网游本身(还有单机游戏)相对于看书看电影而言,更容易使人亢奋得一夜不睡。

每个时代都有贪玩甚至厌世的学生党。有打台球的,打台球的通宵很少,一般玩一个下午就厌了,而且台球厅通宵营业比网吧少多了。
有看小说的,看小说的基本都是在课堂上看,老师发张试卷下来还不得不应付一下。有混录像厅的,就算是去录像厅通宵那也比打游戏睡得多一些,在二十一世纪初,你后半夜去网吧与录像厅看看,在网吧混的人基本睁着眼睛,在录像厅混的好多人睡着了。

厌学的青少年代代有,唯有网游最坑人。洗地的人有良心么?

——————————————————————
给某些愚民(切勿对号入座)普及一个政治学常识,在网瘾这个问题上,不能讲民主,而要讲共和。所谓民主,就是数人头,哪一方人多就赢了。所谓共和,就是多找几个利益相关方或知情方(不玩游戏的学生、轻度玩游戏的学生、重度玩游戏的学生、中学班主任、大学辅导员、家长、网吧老板)的代表,听听他们的发言,各方的声音不可以失衡。目前在知乎就网瘾的问题的发言,我翻了又翻,除了玩家(而且恰好是那种没有把自己玩废的玩家)之外,其他利益方或知情方的发言几乎没有。

我再举一个例子,若有劳资冲突,怪资方还是怪劳方?
劳方可能会仰仗人多的优势说怪资方,这就叫民主。真正的办法是共和,即资本家与劳工两方的声音要比较均衡,才可能得出真相。任何一个政局稳定的市场经济国家,都是资方的声音远超出其人口比例,不比劳方小太多。

我再说一次,暴民政治在知乎上的集中体现之一就是本问题的讨论,玩家(而且恰好是那种没有把自己玩废的玩家)的声音与父母老师的声音过度失衡,前者占压倒性优势。提问者问家长害怕的根源是什么?结果九成多的答案都是为人子女者在吐槽那些家长,这就是失衡了。

知乎主流声音对于“网瘾”这件事的看法过度正面了。

不要跟我抬杠,抬杠浪费时间而且接近不了真相的,大家各说各话而已。接近真相的办法是接触所谓的网瘾者也接触网瘾者的父母与老师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或知情者。

我最同情的上网行为之一就是固定圈子的人抱团取暖、集体发泄、拒绝接纳圈子外的人的声音,这种行为就是自我心理安慰,增长不了智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贴一个网吧老板的观点,本人介绍其观点仅仅为了使得本问题讨论的视角多元化,不代表我全盘接受其观点。如何评价杨永信? - 王威的回答。

"网吧开始性质出现变化的时候,是在于一大堆网游的出现。

网络游戏,是会异化一个少年人的。"


"很多答案都在呼吁,认为少年人的网瘾就是家庭环境不好,教育沟通不善,父母有巨大的责任。

反复父母只要多体现一些真善美,这问题就解决了就消失了,这可能吗?

网瘾这种东西真的不是靠良好的教育,父母的爱,靠环境的改善就能解决的。

有些人就是天生意志力非常薄弱,明白这个简单的事实吗?"


"就我开网吧的情况,我相信多数的父母,在面对孩子网瘾的问题上已经做到了足够的通情达理。

我开网吧期间遇到的多数父母对于上了网瘾的孩子,并不是那种动手就打骂的人。

他们几乎都是用那种哀求啊可怜巴巴的眼神,充满着爱的眼神看着孩子。

她们如果是女人的话,甚至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在我的网吧之下放声大哭。

你们能理解父母的这种痛苦吗?一种完全无能为力的痛苦吗?"

赞同:1521创建时间:2016-09-14
评论:122最后更新:2016-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