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已经在那个有上千个回答的提问下回答过一次了,所以我只能再这里再答一次。
我带领大家简单回顾一下中国人的生活史、观念史(有别于政治史、经济史)。
在1980年代,因为改革开放的原因,中国已经有一批书籍提到了西方社会的性开放了。譬如说,西方中学生性行为、西方婚前同居等等。
问题来了,那个年代的中国男人看了此类书籍是不是纷纷流口水想“还是西方好,搞那事真方便”?
不是说男人好色是天性么?1980年代的处男们看了欧美社会的性生活简介,难道不心痒痒么?
————————————————
然而并不是,在1980年代生活的大部分中国男性青少年觉得欧美那是瞎胡闹。他们觉得男女规规矩矩把第一次留给彼此比较好。
这一批人在60岁以上。如果你家长辈是这个年龄段而且有文化,你可以马上把我的这个答案发给他看。
他们当年真的不羡慕那种婚前可以搞多个女人的生活。他们觉得自己跟自己老伴的模式挺好的。
————————————————
随着改开的继续深入,人口流动性加快,到了1990年代中期以后,夫妻之间应该为对方守贞的言论从纸质杂志上消失了。大学生恋人普遍有婚前性了,注意,这是二十五年前。
再后来,互联网出现了。我国网上对于处情有争论。
再后来,我国的处女情结彻底臭大街了(但美国的局部地区,处女情结没有臭大街,美国社会性道德分化严重)
再后来,中国女性抵制温柔贤惠了(这一点比欧美日更过分,令人痛心)
——————————————
丁鹏的言论放在当下,大方向并没有错。因为别人家的闺女不但不守贞而且还觉得身体自由很“飒”,婚前打胎分手后嫁人的也不少。为了不吃亏,不能让儿子老实保守。
如果丁鹏的言论拿到1990年代前期,全国人民用唾沫星子淹死他,这个时间点中国的男性、女性主流是认同第一次给配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