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借回答这个问题的机会,谈一谈歧视这回事。“歧视“一词歧义太多,先换一个表达方式,把”歧视“换成”鄙视“。
最理想的方式是我们只鄙视一种负面的行为(我称之为行为A)以及干了行为A的群体,但是不把这种鄙视与特定人群B挂钩。举个例子,发生在欧美的多起恐怖袭击是少数激进的伊斯兰教徒干的,西方主流社会谴责恐怖袭击本身,也谴责恐怖分子,但是不会谴责伊斯兰教(至少在明面上是如此)
上面讲的是理想的情况。如果你要做一个体面的公众人物(如政客、主持人等),你就应该很精准很精准的鄙视,不要伤及任意一个无辜。
——————————————————————————
但是,如果特定人群B犯下负面行为A的比例超出平均值一截,这个群体就很容易招致普通民众的鄙视。据说,欧洲主流民族的民众很多鄙视吉普赛人的,因为吉普赛人从事偷窃这一行为的比例远超全体国民偷窃平均值。
我再举一个例子,假设某国家有甲、乙两个县城,经济条件相仿。甲县城有十分之一的青年混黑道,乙县城有千分之一的青年混黑道,其实甲乙两县城的大部分青年是良民。但是,只要这个数据泄露并流传开,甲县城全县都会被鄙视,人们质问的是为何甲县城的青年混黑道的比例超出乙县城一百倍?
——————————————————————————
如果按照严格的标准,同性恋这个群体不应该受到任何鄙视。因为这个群体与异性恋一样鱼龙混杂,其中有聪明的人和愚笨的人,高尚的人和卑鄙的人。。。。。地域歧视也是一样的,任何一个地方,必然有聪明的人和愚笨的的人,高尚的人与卑鄙的人。
如果你硬是要按照不严格的标准鄙视同性恋,那就必须论证同性恋犯下某一项负面行为的比例显著超过异性恋。
———————————————————————————
对那些被歧视的群体说一句,如果要绝对堵住别人的嘴,仅仅靠宣扬自己群体中也有聪明人、高尚的人是没用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证明自己这个群体在循规蹈矩上(整体)不亚于别的群体。
举一个例子,假设甲先生大搞地域歧视,结果证明甲先生家乡的人民的犯罪率反而比经济条件类似的地域高一截,甲先生恐怕这辈子都搞不成地域歧视了。
补充一句,我觉得东亚社会骨子里尊崇循规蹈矩,一般被鄙视的群体往往是在某一类需要循规蹈矩的事情上做得不够好或者被误以为做得不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