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文社科专业中,经济/金融是很罕见的学历层次每高一级、教科书的深度与宽度都提升一大截的科目。(注意:是教科书,论文不算、专著不算)
提问者说的观点,往往出现在初中级微观经济学教科书。原因就是送现金可以让当事人买到更符合他效用最大化的物品。
~~~~~~~~~
但是,根据行为经济学这个分支。人们心理上会把自己要办的事情分为:
一、这是很单纯的关于金钱、交易的事
二、这是关乎纪律或者荣誉或者感情。。。。的事
不要轻易的把属于第二类的事变成第一类,后果不见得美好。
~~~~~~~~~~
一所学校要求学生家长及时接走放学的小孩。有些家长会迟到,导致孩子的老师不得不陪着孩子,迟到的家长会很愧疚。
学校出了个昏招,说迟到家长罚款XX元(金额不太多),结局就是家长迟到的比例反而增加了。
不罚款的时候,迟到是一个纪律问题,是一个迟到家长对不起老师的感情问题,迟到家长会内疚。
一旦罚款,有些家长就觉得罚款属于出钱换取老师的时间,纯属交易、毫不内疚。
~~~~~~~~~~
更好的例子就是,如果送士兵去打仗,请务必强调主义、纪律、爱国,切忌变成做生意。一定要让士兵把打仗理解为第二类事务,不可让他们把打仗理解为第一类事务。
~~~~~~~~~~
送现金的好处就是让被送礼者自行购买东西、增加效用。坏处就是可能(仅仅是可能)把一个感情问题变成了金钱问题。
送礼的人当然知道直接送钱让对方选择余地更大,但还是有很多人送礼,他们不是傻子。
你爱一个女孩子,爱得很深很纯,她还不知道你的心意。你第一次就发XXX元红包而不是送XXX元礼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