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简单: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或者南京武汉成都等二线城市的发展有以下几个因素:
1、政府鼎力支持。(尤其是北京,请参考知乎大牛chenqin的答案,大意就是若政府不偏心,北京的市场潜力并不大。上海才是真的有市场潜力)
2、地利。
3、过去积累的优势造成的路径依赖。大家都知道在才华与能力相等的前提下,富人更容易做成生意,穷人艰难很多。城市也一样,已经吸纳某产业的城市会进一步放大该城市在该产业的优势。(这个路径依赖包括很多因素,譬如说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大特别有利于经商)
一个所谓的高级人才(无论是雇主还是雇员)在大城市能赚到不少钱,是自身能力与上述因素的合力。一个能在大城市月收入十万的人去了小县城也许月入五千都没本事拿到。
所谓的精英去小地方,没有政策、地利、良性路径依赖等的合力,多半也是不行的。毛主席那个时代,也有城市精英去建设乡下,有把乡下建设得很好么?没有嘛!
————————————
做一个思想实验:
假设中央政府选一块地理条件还可以的中等城市,然后赤裸裸的各种偏向它,说它才是亲儿子而北京不是。那么,广大在北上广被房价伤到的程序员、电子工程师。。。就可能开始迁移到这座城市创业。
但即便如此,这个转变的过程也比较长。这个中型城市超过北京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且,这个中型城市的房价也会慢慢很高。
————————————
诸位知不知道很多穷国的中心城市房价也高?如越南的胡志明市、缅甸的仰光。。。。
一般来说,那种去中心化(指城市经济、教育、文化等实力相对分散)的国家房价合理的几率比较大。这种国家的精英留在本省读大学然后在本省工作的几率可能会高一些。
我国这种北京二十多所211大学,有些大省只有一所211的国家,当然会迫使外省青年精英拿上行李赶赴北京。去了北京一看,发现自己家乡简直是个垃圾地,自然就想留下来。
说白了,政策、地理、路径依赖先选择了某些地方,然后才是年轻人半主动半被动选择流向并赖在这些地方不肯回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