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我曾经在知乎回答了一个问题,提问的人特地要求答案要有参考文献。
我的答案是唯一有参考文献的,而且除了引用参考文献之外,本答主并没有在答案中加进自己的观点。
这个答案的结局如下:
1、评论区没有人提出正儿八经的反驳,因为我只是引用别人的观点,没有加进自己的观点。
2、有人匿名写了个答案抨击本答主,而且关闭评论区。(我觉得这是知乎的一个缺点,匿名而且关闭评论区,等于给小人骂人的机会而别人无法还嘴。建议知乎不允许匿名与关闭评论区两件事共存。)
3、我写的那个答案得到了那个问题下的最高赞
4、我写的那个答案也得到了很多反对,被踩到了第四。排在我前面的答案都没有参考文献来佐证他们的观点。
很简单,我那个答案负面评价了一群人,很多人非常不甘心被负面评价,有参考文献都不行,但是又没本事反驳,所以就踩我的答案一脚。
————————
我还写过一个答案,抨击了穷人子弟的一些缺点(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抨击富人的缺点也很尖锐)
结果马上有人写了答案反驳,而且直接抨击我个人人品低劣,居然说穷人的坏话。他说他看了我的答案气得直流泪,没想到还有我这么恶毒的人。
真相是什么?真相是有好几个乡村教师在评论区表示支持我的观点,而没有任何一个乡村教师在评论区反驳我。
而且,如果一个留守儿童的家长看了我的答案,才是真的有用。留守儿童的家长看了盲目安慰穷人的答案才是没啥用。
————————
戾气重的根源是大家玻璃心,受不了直接与间接的否定。所谓直接的否定,就是别人说他不行;所谓间接的否定,就是别人说他的观点不行。
我观察到,人群中有一定比例的人遇到否定,首先就暴跳如雷,开始组织反击,这种习惯永远不改。
我赞同“十号胖狐狸”的观点,网络发言,是给围观者看的,不能指望网络发言说服你的对立面。
————————
我给你们讲个真事,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的大学同学曾经当面说我家乡的人普遍有某个缺点。你们知道我是怎么回应的么?我说,这个缺点早在清代就有人写书抨击过,而且我基本认同这个负面评价。我跟该同学关系依然好得很。
我厌恶遇到别人对他的祖国、家乡、母校、所学专业有点负面评价就开始情绪很激动很不淡定的人。(必须指出,负面评价与辱骂有区别,辱骂当然是不行的)
这个世界上不是有学术研究这回事么?你的国家、家乡、母校怎么样,都可以研究研究,激动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