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男学生在课堂上遭女老师掌掴,当场猛扇耳光回击?

下面讨论这一现象的根源: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把升学的压力丢给了公立中学老师。政府、校长、家长三方都会给压力。

二、相对于西方社会而言,中国社会特别重视课堂纪律,如果课堂比较吵的话,校长、家长(如果家长偶然看到的话)会给上课的老师压力。

反过来,看看英美的公立中学。

一、老师们的升学压力轻。

二、课堂上有一些吵吵闹闹不要紧。

————————————————————————

你相信中国的人渣都去当老师了么?真相是人渣在大学各个专业中的分布不会太悬殊,我是绝对不信师范生中的人渣比例明显超过别的专业的。

如果中国学习英美,把考大学的主要压力丢给私立中学而把公立中学变成托儿所(而且是下午早早就放学的托儿所),我保证中国的公立中学老师中的好人会变得多得多。不过,英美模式很容易引起富人的子女在严格的校规校纪下学好,穷人的子女在松弛的校规校纪下学坏。

———————————————————————————

在知乎,有一位在牛津大学念书的“徐孝天”先生说:“英国的私立学校纪律管理非常严格也是在英国的人都懂的。基本上不服管一两次就是关禁闭,多了就是开除,不可能有学生在课堂上这样闹事。”他还说:“英国10%的私立学校提供了牛津60%的生源 ”


中国的公立中学老师在无法方便关学生禁闭与开除学生的前提下,面对闹事的学生情绪失控当然不是不能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到这里,发现有两大办法让中国的公立中学的老师不那么坏:

1、中国公立中学英美化,中国的公立中学成为一个下午早早放学的托儿所,不承担较重的升学压力。
2、由校方出面而不是一线教师出面惩治所谓“刺头”学生。

很可惜,中国的公立中学实现不了上述两大办法其中任意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会不依不饶的提出素质说,即中国的老师的素质确实低于西方,我不打算反对这个说法。但是,中国老师(尤其是基层、偏远地区的老师)素质差,其根源是中国政府要在低成本的前提下扩张教育。

我暂时歪一下话题,中国基层的医生的素质也不高,年纪稍大一点的都不能看英文文献,而很多非英语国家的医生基本都能看英文文献。有些国家是只让精英读医学院,而中国是高考很烂也可以读医学院。结局就是——我国基层医院医生的理论水准比较差,但我国以相对低廉的成本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

教育也是如此,中国要以低成本来使得教育普及化,带来的副作用就是不能使得师范教育精英化,从而使得素质低的人混进了教师队伍。

在国家少花钱、家庭少花钱的前提下,又要基层的教师与基层的医生都是高素质的人组成,那是矛盾的。


———————————————————————————

现在可以下一个总结了:

1、中国的师范教育(还有医学教育)不是精英范十足的教育,很多读师范(还有医学院)的人不是啥精英,甚至是学渣。这就使得基层的学校(还有医院)的从业者中混进了不少素质不高的人。这是因为中国政府想要花较少的钱快速普及教育与医疗,这些“渣”老师与“渣”医生的出现也算顺应了国家的大战略,我认为中国政府让师范生与医学生的门槛很低是利大于弊的,我力挺这个政策。但是,某些人真是naive,只要政府政策的优点,拒绝政府政策的副作用,这是不现实的。

2、中国的公立中学教师承担了这个国家主要的升学压力,而英美的这个主要压力被丢给私立中学了。

3、中国的公立中学的领导一般是把与“刺头”学生周旋的任务推卸给一线教师个人了,不肯制定细致且有效的惩戒程序。

上述三点的合力决定了本国公立中学里会去“折磨”学生的老师会多很多。


————————————

最后批评一下最高赞答案。

我觉得最高票答案的核心意思很简单——不要打别人的娃,等待娃的父母出手。无非就是借助法律常识包装了一下。难不成我领会错了一个很牛逼答案的意思?

其实,等待娃的父母出手,娃的父母有可能坚决不出手。若娃的父母坚决不出手,怎么办?

还有些答案讲一个自己当年作为学生受委屈的故事,获得高赞。其实也有教师讲一个自己或同事受委屈的故事。但是,前者被赞多,后者被赞少,为何?因为知乎人人都当过学生呀,当然是学生吐槽老师的答案能压制过老师吐槽学生的。(类似的例子就是在网上谈婆媳矛盾,吐槽婆婆总是比吐槽儿媳被赞多,因为知乎女性多数还没到当婆婆的年纪)。靠人多的优势引领舆论,挺没劲的,对么?

赞同:3419创建时间:2017-08-16
评论:550最后更新:2017-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