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在“人性化”(原“黑化”)博弈中慢好几拍的男士

社会大局势的演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缓慢的长达几十年的过程。以“人性化”为例,有人是率先引领潮流,有人却是后知后觉。举几个例子:

甲先生:1985年的时候,他二十五岁,周围同龄男士“人性化”的比例为百分之十。他觉得自己也很馋女孩子的身子,于是“人性化”了。

乙先生:1999年的时候,他二十五岁,周围同龄男士“人性化”的比例为百分之六十。他觉得等下去也不是个办法,犹豫了一阵子,于是“人性化”了。

丙先生:2019年的时候,他二十五岁,周围周围同龄男士“人性化”的比例为百分之八十。他正在犹豫,上了知乎看了本人的劝“人性化”言论,于是“人性化”了。


——————————————

有的男士,是在周围的同龄男士搞“人性化”比例很低的时候他就搞;有的男士,是在周围的同龄男士搞“人性化”比例较高的时候他才搞。。。。这是不一样。

在周围同龄男士搞“人性化”比例较高的时候才搞“人性化”的男士,不应该背负任何道德负担,因为这个大潮流不是你掀起的,你只是在大潮流已经彻底成型后不得已采取了跟随策略。

————————————————

有些关注我的男性知友(90后)告诉我,他的父母叮嘱过“最好不要睡、万一睡了要负责”。三个问题:

一、这种家庭的父母你觉得人品好不好?

二、国家与大众给这种家庭好名誉么?同时并谴责不这样教育儿子的家庭么?

三、在当前局势下,反复叮嘱儿子要“更正经”的家庭是会吃亏还是占便宜?

赞同:80创建时间:2020-02-12
评论:38最后更新:20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