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性在两性领域被动挨打的结构性原因

一、政策原因。

中国政府在“与本国女性恋爱而且结婚”这个途径之外开的口子很小,这一点与外国对比很明显。不仅仅如此,司法、媒体等体制也被渗透,譬如说

为什么经常会看到女权主义者说现在的社会是“男人杀妻往往判个若干年就没事;女人杀夫立即死刑”的言论?


二、结婚及有后文化。

作为宗教意识(相对淡漠)的民族,中国中老年人把“我的儿子一定要结婚且要有后”看得极其重,这是婚恋市场上女方“高身价”的一大推手。

三、反早恋文化。

肯定有抬杠的会说他的中学母校不反,别扯这个,咱们对比的是国家与国家。反早恋文化会造成一群性欲最旺的男性在关键时刻处于饥渴状态,导致两个后果:

1、把女性提供的(广义的)性(包括亲亲抱抱)看得无比珍贵,在未来给予过度报答。举个例子,有的男性主外、主内、甚至也不要求老婆一定生娃。。。。。。他这么疼爱老婆图什么?图道德之完善?其实就是图性(广义的),少年时代饿得太狠了。

2、对两性关系中的女性缺乏经验意义上的了解,等到了解之后,恐怕已经订婚甚至结婚了。迟了!


城市猎人:“富养女”策略的奥妙——TO中国男孩子的父母


————————————————————

上面的一、二、三其实已经解释了中国男性被动挨打的一大半原因,这三个原因是结构性的,也就是说不是一个男性或者一万个男性醒悟了、联合起来单方面做些什么就消除的。


一万个男性集结在一起也无法冲击上述三个原因的任何一个。


——————————————————————————

我们作为普通男性,能够做的事情其实只有三个——

一、把(统计学意义上)的女性、两性关系、(中国式)婆媳关系的本来面目揭示出来。

二、鼓励我国男性早点恋爱、早点人性化(当然,要记住法律红线)。

三、揭发某些女性的双标以及揭发很多男性的微妙的心理。举个例子,男性对十六岁被强奸少女的同情总是大大超过女性对十六岁被强奸少男的同情,这背后的心理机制是啥?跟男性获得性更难有关么?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短期内不会赢,但是在长期内必定赢。

赞同:294创建时间:2021-08-21
评论:52最后更新:2021-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