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双标

在知乎的甲话题下,多数人扬言不可以被相亲对象问到,只要自己被问到了就是被冒犯。在这个领域,大家觉得隐私权大于知情权

在知乎的乙话题下,多数人扬言必须要问相亲对象,对方要是恼羞成怒那就是他的不对。在这个领域,大家觉得知情权大于隐私权。


奥妙就在于,甲话题中的事情,多数中国人都违规了,不愿意暴露,所以大家把自己代入“被无礼询问的一方”,主张隐私权大于知情权。乙话题中的事情,只有少数中国人不符合要求,所以大家把自己代入“主动询问的好人”那一方,主张知情权大于隐私权。


双标玩得真溜!没有严谨逻辑的大众的所谓“道德”,很多拆穿了都是多数人营造舆论欺负少数人的把戏。


~~~~~~~~~~~~~~~~~~~~

与之类似,如果在知乎宣扬女性要对丈夫死忠(是真的死忠,而不是假的),力挺的女性不会太多,说不定还有女性跳出来说“凭什么?”。

到了“妻子重度烧伤,丈夫是否该不离不弃”之类的话题,女知友纷纷表态夫妻就该不离不弃。


这也是不同的代入感作祟。如果把自己代入了“付出者”,就不愿意死忠于丈夫。如果把自己代入了“被照顾者”,就赶紧宣传夫妻就该不离不弃。


~~~~~~~~~~~~~~~~~~~~~~~~

只有两种人大谈涉及道德的话题才不会漏出马脚:

一、秉性纯良的好人

二、不算好人但是逻辑周密


很可惜呀,大部分人秉性不纯良且逻辑不周密。这种人就不该谈涉及道德的话题,谈多了只会暴露出过度自私。

赞同:185创建时间:2018-08-24
评论:49最后更新:20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