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男女关系演变到今天这个地步,让一部分人很不愉快,尤其是让有“爱情桃花源”梦想的朋友很痛心。还有很多人恨异性,男的恨女的,女的恨男的。
今天,我劝我的读者(无论男女)放下痛心、放下恨意,用更高的视角、更大的格局去看。
——————————————
大家梦想中的人与人的好的关系是一种很平衡的关系,而不是一边倒的关系。大家总是幻想换位思考、互相体谅。然而,人性是得寸进尺、得陇望蜀的,弱势群体在“反攻”的时候,在主客观形势有利于自己的大前提下,不会恰到好处的,过去的弱势群体会一直会反攻到自己占便宜而且感叹自己便宜没占够。
——————————————
大家不妨先忘记男女对立,回顾中国百年来的亲子关系(含婆媳关系)。
2022年的今天,如果你是一个开明的中国家长(从来不在各种大小事务上干预、控制子女),但是你企图学外国的中等收入的父母不给子女婚姻注入大额资源(钱、劳动力),子女有高于五成的几率责怪你,周围的亲戚朋友也可能会谴责你对子女不好。
中国已经从一个父母吃(“吃”在这里是引申义比喻义)孩子的社会演变成了孩子吃父母的社会。
严格地讲,中国的亲子关系(还有婆媳关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就没有长期平衡过,先是漫长的东风压倒西风,然后迅速快进到西风压倒东风。
在中国的儿媳被婆婆压制得最痛苦的时代和地域,年轻妻子的想法可能是——公公婆婆能够少发脾气、多和颜悦色,就是我莫大的幸福了。但是,随着主客观形势演化到有利于自己的时候,儿媳要这要那,不如意就痛骂婆婆的事件开始逐渐在我们身边出现。
————————————————
男女关系是一样一样的。在我国已婚女性被丈夫压制得比较狠的时代和地域,女性想得是“我丈夫的脾气不要比我坏很多我就知足了”。但是,随着主客观形势有利于自己的时候,相当一部分国女很坦荡地觉得自己的脾气比伴侣更坏一些天经地义。
————————————————
互相理解、换位思考,这种双方追求平衡的美好可以存在于个体案例中,这个“城市猎人”不会否认的。
但是,集体VS集体的博弈,是不存在互相理解、换位思考的。随着主客观因素的变化,过去吃亏的弱势在争取权利、卸下责任的道路上肯定不会在均衡点停下来,而是乘胜追击、大大越过平衡点。
————————————————
温情脉脉地克制自己不仰仗有利形势欺负人,少数道德修养高的人做得到。但是,对于集体来说,没有温情脉脉换位思考这件事,集体之间只有博弈,博弈到位了才有平衡。
以上道理连亲生父子都逃不掉,何况区区一男女关系?
——————————————
男性要做的不是乞求女性更温情更有换位思考,没用的。
男性要做的是改变“势”,这一点我不展开讲。
只要中国的“势”是男性对于性、生育(在供给被限制的客观形势下)的需求很急,那女性这个集团当然趁机搞出很低的性价比。
————————————
切记,个体之间的博弈可以在对方修养不错的基础上讲道德讲仁义讲温情。集体博弈没有道德可言,只有势,只有力量平衡、大势平衡才能带来权利义务平衡。
——————————————
在文章的最后,讲一个有趣的事情。有人其实懂得用“势”这个角度分析地主和农民、工人和资本家、帝国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是不忍心用来分析男女关系。这种人在我看来有宗教信仰——爱情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