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对我的黑化理论的批判

K:我个人认为你劝老实人黑化的目标是终究不能成功的,“黑化”这个名词首先就遭到大众和老实人排斥了,这件事应该向“现代女性”和女权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


K:什么是老实人呢?老实人就是忠实的供养者,是被传统文化驯服的人,要想让他们黑化,首先要从思想根源上瓦解老实人的世界观。我国老一辈的男性教育本质上是供养者教育,老实人的说法不够准确,并没有说到实质,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供养者。


K:初始化的教育是第一个障碍,第二个障碍是那群反对“黑化”、慷他人之慨的圣母,这群人有以下几个特质:1、把老实人(供养者)当炮灰,根本不在乎他们的利益,而老实人有时候脑子不灵光,跟着圣母的思路走,结果对不起对自己最最最重要的人---他自己;2、逃避真实的付出,圣母总是口头劝人,当需要圣母付出时圣母躲得远远的;3、虚荣,伪君子,总觉得老实人没有黑化是自己劝导的结果,内心给自己揽功。

对付这些圣母需要老实人为自己而活,认清圣母想让他当供养者的本质,圣母从来都是欺软怕硬,他们从来不会去劝恶人从善,因为成功率低,会体现出圣母们的无能。


K:第三点就是向现代女性学习,学习两点:
1、以自己为中心,为自己而活;2、编织遮羞布的能力。
就历史角度讲,现代女性将很多义务斥之为封建残余,男性也可以啊,将男性的义务称为封建残余,为打碎供养者文化提供理论支撑。
2、学习编织遮羞布的能力,这一点极其的重要,人性有个特点--好逸恶劳,而且虚荣,本我要满足欲望,超我要获得名声,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那就要给欲望披上遮羞布。对于语言腐败,你看到的比我多,连欺骗都可以用善意的的谎言来遮羞。
我对你那个不够喜欢也可以恋爱的理论非常不满,哪有人一上来就喜欢对方的,喜欢是要在互动中产生的,而且不够喜欢的人也是当前遇到的异性中最喜欢的那个,换个角度就可以织遮羞布。
分手也可以这样,比如发现女性把男性当供养者,而非情人,分手就可以大义凛然,把男人当供养者,责任当然在女性。
处女情结也不应该提,应该改为,没有处女情结,只是对方恰好是处女。

黑化要克服内心的供养者道德,而“黑化”这个名词就好像在指着他们的鼻子说,你们现在做的是坏事,这样还怎么黑化,我看过几个人的黑化心理历程,无一不是内心先编好遮羞布,说服自己,然后才黑化的,比如约炮的人内心告诉自己是恋爱,只是恋期短,自己在约炮时内心最爱的人是炮友,所以不算约炮。(参考书《Hook Up》,关于美国大学生约炮的社会调查)

老实人黑化所需的所有经验和理论支撑,现代女性都已经提供给他们了,知乎上的问题和回答足够多,现代女性才是他们黑化的最好引路人。

K:第四就是向女权学习。女权提供了一套批评义务枷锁的工具,提供了一套以自我为中心,索要利益的理论工具,老实人搬过来用就是了。

K:我认为老实人最大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自我,不知道为自己而活,很多时候想不到自己,做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大概是被老一辈、圣母、现代女性洗脑太多了。

——————————————

若K先生自己发表了,我就会删去这篇文章。

——————————————

K的理论的精髓之一,就是提出人类(不分男女)都有一种“又要当。。。又要立。。。”的遮羞布心理。一个鼓励大家更自私的理论要推行开,一定要提供遮羞布。

————————————————

K先生忽略了一点,若一个理论的受众的逻辑很混乱,向他们(她们)提供遮羞布就更容易。若一个理论的受众的逻辑不太混乱,向他们提供遮羞布就难。再啰嗦一次,同样是煽动别人更加理直气壮的自利,煽动逻辑水平更差的群体效果更好。我觉得我的受众恰好是逻辑好一些的群体,所以我的工作难度大多了。

田园女权是一堆人互相说服、持续十几年。而我是一个人(外加少数友军)孤军作战,持续很短时间。效果自然是我的更差。


————————————————

我的解除道德焦虑的着力点,在后期已经说了:

私德平均化、公德良好化。(“平均化”就是随大流,“良好化”就是比大流好一些但没有让自己很费力)

如果这十个字还不能帮一个男性解除道德焦虑,那换了K的理论,恐怕也不能。

很简单,整个知乎、整个社会有谁敢说“私德平均化、公德良好化”的公民的道德总评成绩不合格?

——————————————————

还有,不管是我的理论还是K的理论,起到的作用都类似于“革命导师”。

真正的实操,还是要看别人写的文章,我不适合写实际操作。

但是,我提醒一下,只要一个男人觉得“没有结婚的打算就不该去发动恋爱”“爱不到八分就不要去撩妹”,那他的实操就遥遥无期。实操的第一步是调研,调研男人发动爱情攻势时的平均的纯情程度,向平均值看齐。

赞同:152创建时间:2019-04-14
评论:66最后更新:2019-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