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感“黑化论”的女性可能有的一个行为逻辑矛盾

标题中的三个关键词需要强调,如下:

关键词之一是“黑化”,指性道德平均化,也就是从优良水准向及格水准转化的过程。(更客观的说法是其性记录的丰富程度从“很差”转向“尚可”,免得你们把焦点集中于讨论男性当事人是不是无能)

关键词之二是“可能”,指不是必然

关键词之三是”行为“,指逻辑矛盾是从其行为展现的,而不是从语言展现的


————————————————

不喜欢“黑化论”的女性有两种,一种是大搞恶意曲解的人,这种人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另一种是非恶意的、甚至是善意的女性。

善意的女性一听到“黑化”就觉得不对头,她意识到一个男性的性记录的丰富程度从“很差”转到“尚可”,而且又是通过“路径三”(即谈恋爱且一定要把恋人搞上床)实现的,有不低的几率会造成对女性的伤害。

她们的担心有无道理呢?坦率地讲,是有道理的。

这个世界上有一类男人几乎没有伤害过女人,那就是处男。但是女性的潜意识中,处男不值得自己牺牲对男人的颜值、能力的要求去获取,甚至觉得处男是怪怪的。

——————————————————

很多不喜欢“黑化论”的女性,未来嫁人的时候也是以“颜值”或者“能力”为导向的,而不是特别强调未婚夫的性道德一定要高于平均值。更加不会执意嫁处男。

她们的大脑分裂了:一方面意识到男人“黑化”的过程可能伤害女性;一方面在择偶的时候没有坚定地说未婚夫的性道德必须高于平均值(最好是处男),还是把颜值、能力等放在靠前的位置。

赞同:66创建时间:2019-06-21
评论:78最后更新:2019-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