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差不多的人比例不低”有时候是一个极顽固的错误想法

很多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原因有二:

一、他自己其实属于少数

二、但是他偏偏觉得跟自己差不多的人的比例并不低


~~~~~~~~~~~~~~~~~~~

例子一:读书天赋不错(人口中的少数),很顽强地在知乎说211不难考之类的鬼话。你劝他当老师,他又不干,停留于键盘教育家的地步。


例子二:天性很保守(人口中的少数),很顽强地等待同样保守而且其它条件与自己也匹配的异性,直到。。。。。落空。

~~~~~~~~~~~~~~~~~~~~~

一开始,这些少数派极其顽固地用自己的不合理的想象来把握“人”或者“中国人”的全貌。后来,一旦发现“人”或者“中国人”的真实的平均水准其实就那么回事,而且发现人群中与自己一样的人比例居然很低,就开始不安了或者震惊了。

我的一些读者说看了我的言论有不安或震惊的感觉,其实我仅仅是企图说实话而已,并未刻意贬低人们的水准。

凡是觉得我对人性与社会的认识太悲凉的人,你要反思你自己的认知是不是出毛病了。说一句让你高兴的话,你要反思你自己是不是太好了。

~~~~~~~~~~~~~~~~~~~~~~

你选择当一个什么人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你对“中国人”全貌的估计是一个认知的问题。认知问题要尽量不出错、尽量逼近真相。

~~~~~~~~~~~~~~~~~~~~~

有人会说,网上符合他美好价值观的人和事比例不低的。这是因为:

一、人口庞大的国家,好人好事的绝对数量当然多。世界上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网民在我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知乎有处男情结的女生不少,其实这类人比例很低。

二、坏人坏事更倾向于不在网上说出来。

三、人有自欺倾向。有人会在网上宣扬自己其实做不到的价值观,他以为自己做得到但其实做不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有人嫁给爱情而不是物质,后来后悔了,嫁的时候是真的,后悔也是真的。所以道德感最强的是年轻人而不是油腻中年人,油腻中年人会发现自己远没有自己当初想象的那么好。(曾经觉得自己在婚前不会做爱的人会少于真的没有婚前做爱的人,曾经觉得自己会扛住诱惑对婚姻负责的人会少于真的做得到的人。。。自欺很常见的)

~~~~~~~~~~~~~~~~~~~~~

你自己不能够自欺,还要看出别人的自欺言论,还要看出自我选择、样本抽样的偏差。。。总之,尽量逼近“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全貌。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两性问题不是两性问题,而是你的认知是否失准的问题。

赞同:94创建时间:2019-08-28
评论:25最后更新:2019-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