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男人(敲黑板:男人)说不能怪中国男性及其家长婚前承担高的结婚支出—收入比,理由是女性稀缺。他们给稀缺下的定义是————适婚年纪的女性数量少于适婚年纪的男性数量。
~~~~~~~~~~~~~~~~~~~
“稀缺”一词指的是相对于需求而言的数量少。举个例子,某外国,人们本来不吃动物内脏的,动物内脏不值钱。中国留学生、华人来了,对动物内脏的需求大增,动物内脏就提价了。
这里提到动物内脏的“稀缺”是————供给数量不变,但是需求方的需求很热,于是就“稀缺”了。
~~~~~~~~~~~~~~~~~~~~
中国男性及其父母婚前承担较高的结婚支出—收入比,其根源是中国男性及其父母把“对婚姻的需求曲线”画得更靠右。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他们太喜欢“婚姻”了,而他们的喜欢被女方以及女方家长捕捉到了。正如某国猪肉贩子发现来到这里的中国人喜欢吃猪的内脏,赶紧涨价。
~~~~~~~~~~~~~~~~~~~~
客观的性别比失调引起的高额结婚代价存在么?存在。某些农村就是如此,女性太少、男性太多。
那么,性别比不失调的中国区域呢?那些性别比不失调的地方结婚代价高不高?还是很高呀。
江西省真的彩礼巨多吗?还有,乡村女性少的一大根源是乡村女性更热衷进城长期坚持,所以我国有些大城市的年轻女性并不少于年轻男性。但是,这些大城市男青年结婚的成本➗收入的比例还是很高呀!
~~~~~~~~~~~~~~~~
总的来说,中国的男性求偶就类似于一百个人购买九十几把椅子,如果购买椅子的群体心态平和,那椅子价格就不高。如果买方以及买方的父母“椅子欲”极重,那么一丁点人—椅比例失调就会导致椅子价格畸高。
相当一部分中国男性及其家长陷入了“一定要结婚,合两代人之力也一定要结婚”的思想圈套,那就只能输得很惨!
输得很惨,还没有摸到真实的原因,真是蠢得不可救药!真实的原因是:结婚欲繁殖欲太强是主因、性别比是次因(参见我给出的“买椅子模型”)
思想不改变,就永远被宰割!我就是来为国人思想改造尽绵薄之力的。